通货
帝国曆八五零年的贝鲁加尼亚帝国,只流通着利布尔金币,索尔银币,杜尼艾铜币三种货币。没有纸币。
利布尔金币和杜尼艾铜币,跟现在在日本流通的十元硬币的大小差不多,而索尔银币则跟五百元的硬币一样大。
价值方面为,1利布尔=20索尔=240杜尼艾,现在是这样,也有曾经混乱的时期。
六十年前,由于从佔领了的土地那里取得了大量的银,所以银的价值暴跌。陷入了重大的货币危机之中。商务省为了平稳市价,对索尔银币的流通量进行了限制。
在那之后开始使用机械进行货币的製造。这是由于银币被限制后,使用手工製造铜币的速度已不足以跟上市场的需求,从而导入了机械进行製造。
虽然当初的失败品也很多,但是这个时代的话已经能够做出重量和形状都统一的高精度的硬币了。
物价方面,1杜尼艾可以买到一筐苹果(3-4个)和一个鸡蛋。或者可以买到一日的麵包份量。或者可以买一杯啤酒。
平民一周的生活费大约是50杜尼艾。
由于劳动者的周薪是100杜尼艾,所以如果不奢侈的话是可以存下钱的。
顺便说,雷吉斯作为五等文官的周薪是200杜尼艾,这是意外高的工资了,但是他爱好的书籍,在帝都要20杜尼艾。即使在边境要200杜尼艾他也会买。
在帝国是没有社会保障和保险的,所以大部分人都储蓄着钱以备受伤啊,生病啊,结婚的不时之需。
还有把工资寄回给故乡的人。
这样的话担当银行职责的就是教会了。
不论是在战地还是乡下都能够遍布全国,而且到了给予和存储都值得信用的程度,同时拥有对抗贵族蛮横行为的力量的组织,这个时代就只有教会而已了。
照明
这个时代的贝鲁加尼亚帝国,使用着四个种类的照明设备。
最优秀的是瓦斯灯,明亮,稳定,黑烟也少。但是,瓦斯燃料很难得到,帝都也只有一部分地区在使用。譬如说宫廷的大厅。
接下来优秀的是煤油灯。在帝国内最为普及。将灯芯浸入到装在瓶子里的灯油中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构造,它不仅仅能够满足屋内的照明,也可以作为步行者的提灯,甚至马车的前照灯,被广泛的应用着。
蜡烛比较昏暗,火焰也会摇动,同时黑烟也很多。
但是,作为煤油灯燃料的灯油的产地很有限,同时输送也伴随着风险,所以地方都市的话一般是使用蜡烛。
贝鲁加尼亚帝国使用的蜡烛是蜜蜡。它以做成蜜蜂巢的蜡作为原料,用热水煮蜂巢溶化后,去除不纯物而製成。
普及品的话残留有比较多的不纯物,所有总体显现出土黄色。
而没有不纯物的白蜡作为高极品,用于信的封印,家具的素材和化妆品。还有,教会的仪式也是使用白蜡烛的。
在战场的话,使用的是浸了油的小木枝和稻草绑在一起的火炬。
它具有明亮,和火焰不容易熄灭,即使掉在地上也不会损坏的优点。
反面来说,发出的黑烟太多以至于不可能在屋内使用,而且还有因为火星会飞溅从而引起火灾的风险。
点燃灯火的话是使用火口箱。
能够使用上诉灯火设备的都是生活质量在平均水平以上的家庭,佣人和贫困阶层的人,就只能使用月光了。
电力仍然还是科学工作者们的研究对象,发电机还没有处于实用阶段。距离电灯的登场还有一百年以上的时间。
大炮
帝国曆八五一年的贝鲁加尼亚帝国,作为步枪的火器,手枪,步枪,大炮是存在的。
大炮是最早以前就配置在军队的,也是最能改变战场面貌的武器。
它的构造非常单纯,炮身是其中一边被堵住了的圆筒形。像是细长的杯子一样的形状。
首先把装满了火药的革袋从炮口的一侧塞入。接下来,就是塞入作为炮弹的铁球。
点燃了装在袋子里的火药的话,就会产生爆炸,然后这个压力就会让炮弹飞出去。
那么,怎么让火能够点燃到火药呢?毕竟火药在铁制炮身的深处,被铁球盖住,而且存在在革袋之中。
在炮身的深处有一个一根手指大小的细细的竖洞。使用像是鱼叉一样的刃物从这里插进去的话,就会在火药袋上打开一个口。
之后,把火药灌入这个竖洞。这样的话,就能够做到在外面点火了。
虽然爆炸的压力,会从这个竖洞中逸出一些……
这样的点火方式在近四百年来都没有改变过。
虽然大炮的威力十分巨大,但是如果炮弹只是铁球而已的话,其应用效果的範围是很狭窄的。为此,在攻城战破坏城门和城壁,还有海战的战斗时才比较活跃。
而在大量的装备后,在城市和要塞的防御中显现出效果这件事,是一件相当例外的使用方法了。
这个时代的火器所使用的东西,是黑火药。
使用木炭,硫磺和硝石这样的混合物就可以简单的製成了。而相对的,也有因为火药的颗粒大小,湿度,气温这些的影响而造成威力的改变,也有转变成燃烧的情况。
异常的爆炸会造成炮身破裂,或者炮弹破碎从而堵住炮管,也有可能哑火而无法发射。
而且不熟悉如何操作大炮的士兵也比较多,导致在战场上,大炮的故障率相当的高。
顺便说,隔海相望的邻国海布里塔尼亚,发明了后装式的膛线炮《爱尔兹威克炮》。
虽然构造比较複杂,但是威力相当大,射程也很远,命中精度也很高。
书
在还没有製纸技术时代的书本,是记载在削成薄片的木板和动物的皮上的。墨水使用的是油燃烧完后的渣滓,和把矿物碾碎后溶于水的那种东西。
在贝鲁加尼亚帝国建国的时候,初期的製纸术已经传播开了。
当时,将损坏了的布匹这样的东西作为原料。将破损的布切碎,再溶于水,然后在微微延伸的状态下乾燥。
製纸的方法即使技术有所进步其原理也没有很大的改变。即使变得更薄,更白,能够更多的批量製造出来,其基本的理念也是一样的。
使用破旧的布匹这样有限的原料的话,是无法做到让纸广为普及的。
最初做出以植物为原料的製纸机械的人是格鲁马尼亚联邦的科学家。以更加容易入手的原料,製造出了更高质量的纸。这样划时代的发明,马上就在世界中扩展开来。
在贝鲁加尼亚帝国,像这样大规模的进行製纸的话,是帝国曆八零零年的时候的事情了。根据皇帝比尤仙特的命令,在帝都的近郊处建造了大规模的製纸工厂和印刷工厂。
不仅能够供应便宜的纸张,而且印刷厂也在附近,由此制书的技术也必然的发达起来。
并不是那种仅仅把纸捲起来的卷物或者是折起来的折本,而是使用细绳和金属装订而成的书本。
而且,也做出了使用浆糊将薄纸固定在一起的书本。
使用浆糊装好的书本,跟现代日本所使用的製作方法基本相同。在外面一层纸的背部涂上浆糊,就可以把作为正文的纸张固定住了。
(虽然这个文库也是像这个样子的,但是电子书籍版的就不是这样了)
顺便说,雷吉斯作为读书家,却并不是爱书家和收集家。所以说他有着【书本的价值并不取决于稀缺度和工艺方式而是书本内容】这样的理论。
但是同时,当把稀缺的和优质装订的书籍拿在手上的时候心情会雀跃不已,这也是一个事实呀。
马车
在八五一年的贝鲁加尼亚帝国,马车这种东西,就跟现代的汽车一样,是运送人和货物的不可欠缺的存在。
牵引马车的马叫做【马车马】,拥有耐力和强壮力量的又不易疲劳的马是会被当作宝物一样看待的。
军队的马,最重要的是要让它们习惯步枪和大炮的声音从而不被惊吓到,所以这些受到了特别调教的马被称之为【军马】。
骑士所骑乘的马,是要求聪明和勇敢的,而且也重视体格和色彩这样的外观。优秀的马匹比一户房屋的价值还要高。
马车根据牵引的马匹数,行李台的大小,篷盖的种类,和弹簧的有无这些来划分。小车,敞篷,双座,货车这些现在汽车所用的名词,本来是被马车所创造使用的。
这里,介绍一下本篇的玛丽.加托鲁皇女一行人所使用的货车(四头牵引大型马车)吧。
它作为驿站马车是最大级别的。虽然车篷一般,但它最优先于安全性所以是一个拥有箱型客室的箱马车。
从车台的左右向前方伸出了两个棒子,把这个与马具扎在了一起。
马夫座没有屋檐,所以下雨天的话就披着长袍。
虽然客室的屋顶可以作为行李台,不过一般来说只到可以放革袍和革袋的程度。皇女的宝剑太重了,想必会把这里压塌吧。
平民所使用的驿站马车,是没有附着弹簧的。金属的轴直接钉在了木质的底盘上。
驿站马车在驿站会进行换马所以可以保持平均15KM的时速,一天能够走100KM。不这样的话马车只能走一半的距离而已。
在本篇中莱托内尤皇子準备的马车,有着悬架,被称之为carriage。是非常高贵的物品,只有贵族才能使用。
这个时代的悬架是板簧式的。在底盘出铺开金属板,把车轴固定在这里。金属板通过弯曲来吸收冲击。
虽然马车在2000年中一直支撑着人类的物流,但是随着蒸汽机关和内燃机关的发明,其身影渐渐的消失了。
阶级
贝鲁加尼亚帝国军队有着阶级。元帅,大将,中将,少将,准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等,六等,座长,上等步,轻步。
作为最高司令官的皇帝(和代理他的总督)和未成为正式军人的见习兵,严格的来说是不能列举为军队的阶级的。
将官(元帅、大将、中将、少将、准将),能够指挥一千人以上的士兵。
也存在着私有兵团,但要获得军队给予的指挥权,条件是必须要有子爵以上的爵位。
上级士官(一等,二等,三等),他们接受将官分配的作战任务,然后指挥一部分的部下(下级士官和士兵们)进行作战行动。
本篇中,厄比达尔艾布拉二等武官,接受的是长期的护卫任务。
像杰卢玛一等文官一样,也有作为将官的参谋的时候。
上级士官拥有爵位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是平民的话也会被给予骑士的爵位。
本卷,虽然雷吉斯.欧里克晋陞到了三等文官,但是莱托内尤皇子没有授爵的许可权,于是经过军务省向贵族省提出申请,取得了大臣的许可……这样花费了不少时间。
下级士官(四等,五等,六等)不被允许进行长期的单独的指挥,而是被要求根据上官的命令对士兵们进行指挥。
即使是平民的老兵,如果能拿出战绩的话,也能够作为临场指挥晋陞到六等以上,和近代军队的下士官(曹长和军曹这样的)们立场是重合的。
一等到六等的士官,分为出征战场的武官和执行事务工作的文官。
因为这是【公务员=军人或是贵族】这样的时代,所以政府的窗口工作人员和图书馆的司书的人也是军队的文官,或是贵族(的佣人)。
士兵(座长,上等步,轻步)是平民,轻步大部分是因为兵役而召集的有服役期限的军人。审查合格的话就可以成为正规军人,也有一开始就作为上等步的情况。
临场的许可权和装备没有太大不同,只是薪酬的差距最大。
座长不仅有作为士兵的工作,也有管理部下,训练新兵的任务。
眼镜
八五一年的贝鲁加尼亚帝国。同时,在斯蒂鲁亚多历四十二年的海布里塔尼亚王国,眼镜这种东西是一种非常高极的物品。
根据眼镜的透镜所使用的素材来看可以分成两大类。
高纯度透明的玻璃和水晶。不论哪一个都是难以入手的东西,而且在这之上要加工的话还需要特别的技术。
职人要手工作业将材料从块状的素材中削出来,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仔细的研磨。把它当作宝石和贵金属那样的装饰品一样进行对待。
发明眼镜是大约五百年前的事情了。当初只是用来为老花眼而使用的,这个时代已经能够做出对应近视和散光的透镜了。
构造上,虽然也是吊起透镜挂在耳朵上,跟现在主流一样,但是因为透镜太厚重了,并不能那么平稳的戴着。所以,也出现了附着手柄的眼镜和只装着最低限度的框架的眼镜。
巴斯提昂戴着的是烟水晶製成的太阳镜。
水晶这种东西,指的是在硅元素和氧气的化合物(二氧化硅的结晶)的石英中,纯度特别高的透明的物品。那个水晶中也可能会含有铝。
和铝所结合的氧原子,受到自然界中存在的放射线作用失去了一个电子,变成了会吸收掉通过它的一部分光线的东西了,这个就被称之为烟水晶。
顺便说,烟水晶如果加热的话它的烟化就会失去了。然后,如果再次受到强烈的放射线作用的话,又会烟化了。即使本来就是透明的水晶,然而受到强烈的放射线的作用的话就会烟化。
虽然如此,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放射线照射装置,所以全部都是天然的物品。
支撑透镜的框架部分,一般使用金和银。不仅加工很容易,而且令人有高贵的感觉,同时难以歪斜,也不会生鏽。
巴斯提昂为了掩饰住贝鲁加尼亚皇族特徵的红色眼睛,戴上了这个烟水晶的太阳镜。虽然因为他的行动数不胜数,使得这个掩饰的意义不大……绝对不是太阳镜的隐蔽性能低的缘故哦。
步枪
海布里塔尼亚王国领先于世界各国对后装式的步枪进行量产了。
当时,作为世界主流的燧发枪式步枪,要射击的话得先要把火药从枪口放进去,再放入弹丸,火皿也要放入火药,操作就是这么麻烦。
而且,也有着因为要让步枪外侧的打火石撞击,点燃火皿的火药,所以可能会由于天气的原因而无法使用这样的缺点。
虽然为了简化装填的步骤,製作出了火药和弹丸一起用纸包起来的纸弹药,然而这只是为了奇袭和先发制人所使用,并不足以作为战场的主角。
海布里塔尼亚军所採用的新式步枪,使用的是中间点火式的弹壳,枪身则经过膛线的加工,是一种革新的步枪。
金属制的弹壳底部有雷管,用击针撞击这里就可以进行点火。由于过程全部都在步枪内部进行,所以可以做到不用理会天气情况而使用。
后装式比起前装式的步骤要简洁许多,使得步兵在匍匐状态下进行敏捷的连射成为可能。
虽然其他国家也进行过后装式和膛线加工的步枪的实验,但是存在着耐久性,整备性,生产性,威力,命中精度等问题,所以没有做到量产。
同时期——贝鲁加尼亚帝国开发出了米尼弹,而且对追加了膛线的前装式燧发枪进行了量产。
这是一个像是挖掉了橡子底部一样形状的子弹,爆炸的压力会让子弹的下部扩张。跟是否是前装式没有影响,爆炸的压力难以泄露,而且凭藉着膛线实现了很高的命中精度。
但是,全天候适用性能和连射速度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顺便说,最初实用化后装式步枪的国家是格鲁马尼亚联邦。虽然当初是作为秘密想要在暗中进行改良的……但是在内战中华丽的登场使用后,仓库马上就发生了盗窃的事件从而流出到国外了。
也有因为构造过于複杂从而导致故障不断的缘故,并没有得到当时的将士们很好的评价。